- 返回 |
- 網(wǎng)站首頁
- / 文化園地
- / 藍海文苑
- / 《走天涯》 詩10首 作者:張峰
《走天涯》
云染黛色隨平流,星光隱曜月如鉤。
一抹殷紅劃天際,海鷗掠空亂清幽。
晨風拂面思欲靜,噗嗤一笑忘千愁。
信步天涯踏浪去,何須亦步亦回頭。
《殘夢》
輕撫面頰滿壑溝,風蝕雨琢歲月留。
少年總恨長成慢,未知世事幾多愁。
四海漂泊苦泅渡,濁浪滔天虐扁舟。
歷盡磨難夕陽下,鬢染霜華漸深秋。
青蔥逝去真情在,陳年醪糟味更悠。
新朋故友總牽掛,何日相聚一醉休。
俗子總被名利絆,得隴望蜀不自由。
真該放下癡人夢,老婆孩子熱炕頭。
灑然一笑黃粱斷,悚栗河東獅子吼。
注:1.醪(láo) 糟,又叫酒釀,甜酒,酸酒。舊時叫“醴”,是一種米酒,江南地區(qū)漢族傳統(tǒng)小吃。
2.河東獅吼,今為成語,比喻婦人妒悍。典故出自宋洪邁的《容齋隨筆·卷三·陳季常》中蘇東坡寫的一首詩取笑陳:“忽聞河東獅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”
《月下獨酌》
蟬寂鳥入林,冰輪荷下沉。
呼兒將美酒,舉杯邀故人。
《致滬上韓三兄弟》
魯國一別三五載,偶從井崗赴上海。
虹橋甫定兄弟見,推杯換盞訴情懷。
四目相對皆喟嘆,歲月催人兩鬢白。
何時相約槐樹下,夜半不醉不歸來。
注:韓三,是指姨弟韓冰。
《月下北望》
夜深月如銀,四顧無一人。
聞濤心潮動,北望竟出神。
《送妻小回鄉(xiāng)探親》
收拾背囊將啟程,探望雙親齊魯行。
犬子不識家鄉(xiāng)話,愛女二八初長成。
一別故里三五載,昨日恍惚在夢中。
今朝踏上省親路,共享天倫情更濃。
注:2014年暑假探親,妻子兒女先行,到棗莊群藝館隨武道君先生學習快板。我去浙江大學學習。
《遙遠的北方》
欲循北斗將舟行,北燕南飛乘秋風。
彌散瓊崖誰人識,蒙山沂水不了情。
《行走浙大華家池畔》
華池澄碧柳成行,輕風似剪巧梳妝。
木舟獨泊幽靜處,鳥動枝丫蟬驚惶。
注:華家池,華池之名,華家池位于杭州市區(qū)東,始于明初,有華姓者居于此而得名。1934年春,浙江大學農(nóng)學院自筧橋遷此建院。一九三七年夏,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農(nóng)學院內(nèi)遷貴州湄潭。一九四五年抗戰(zhàn)勝利回遷,校舍全毀。一九四六年始,于池周筑石坎,添景增綠。今水面計八十四畝,水深均二米。校園環(huán)繞華家池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風景宜人誠學府中罕有。
《西湖遐思》
雨滌柳條瀝石舫,煙鎖小橋情亦傷。
老桃蟠虬臨西岸,嫩荷傲立馥郁香。
白堤環(huán)顧水墨淡,孤山飛鶴空谷響。
卻思曠古神仙眷,衷曲低徊誰斷腸。
注:西湖,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,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(qū)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。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,也是現(xiàn)今《世界遺產(chǎn)名錄》中少數(shù)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(chǎn)。
西湖三面環(huán)山,面積約6.39平方千米,東西寬約2.8千米,南北長約3.2千米,繞湖一周近15千米。湖中被孤山、白堤、蘇堤、楊公堤分隔,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、西里湖、北里湖、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,蘇堤、白堤越過湖面,小瀛洲、湖心亭、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于外西湖湖心,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,由此形成了“一山、二塔、三島、三堤、五湖”的基本格局。
《雷峰塔》
蘇堤古樹蔭,往來布衣人。
孑然雷峰塔,不見白素貞。
注:雷峰塔(Leifeng Pagoda)又名皇妃塔、西關磚塔,位于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(qū)岸夕照山的雷峰上。雷峰塔為吳越國王錢俶因黃妃得子建,初名“皇妃塔”因地建于雷峰,后人改稱“雷峰塔”。漢族民間故事《白蛇傳》中,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,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,被法海鎮(zhèn)在雷峰塔下。后小青苦練法力,終于打敗了法海,雷峰塔倒塌,白素貞才獲救了。舊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,后重建,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。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。
《觀魚》
獨佇凝眸華家池,細柳霑露珠欲滴。
任憑老魚翻細浪,野鳧假寐佯不知。
《桑園》
靜謐曲隅間,驀然現(xiàn)桑田。
嫩葉疊翠碧,虬枝歷經(jīng)年。
黑椹疑似蜜,蜂蝶舞翩躚。
綾羅多絢麗,誰個奉絲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