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返回 |
- 網(wǎng)站首頁
- / 文化園地
- / 藍(lán)海文苑
- / 《無如之何》詩10首 作者:張峰
《無如之何》
野花競放人未識,淡香彌漫蝶兒癡。
遐方絕域守意念,滄海遺珠何太息。
注:1.無如之何:沒有任何辦法。出自《禮記·大學(xué)》:“小人之使為國家。災(zāi)害并至,雖有善者,亦無如之何矣?!?/span>
2.遐方絕域:指邊遠(yuǎn)偏僻的地區(qū)。
3.滄海遺珠: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。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。出自新唐書·狄人杰傳》:“仲尼稱觀過知仁,君可謂滄海遺珠矣?!?/span>
《嘆重陽》
西風(fēng)卷簾菊花黃,日暮余暉山影長。
衰柳寒蟬霜愈冽,驚雁高飛列兩行。
東籬把酒問來客,可知今日是重陽。
幾多鄉(xiāng)思柔腸斷,夜半乍醒透心涼。
《冬日》
烏云漫卷天幕低,寒鴉棲惶抖枯枝。
北風(fēng)號慟蒼穹裂,呵氣成霜忙添衣。
《茶說》
青蔥玉手采黃芽,伊人妙曼舞輕紗。
龍泓雀舌誰炮制,竹爐湯沸敬香茶。
注:1.龍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。龍井原名龍泓,是一個圓形的泉池,大旱不涸,古人以為此泉與海相通,其中有龍,因稱龍井。晉代葛洪曾在此煉丹。離龍井500米左右的落暉塢有龍井寺,俗稱老龍井,創(chuàng)建于五代后漢乾祐二年(949年),初名報國看經(jīng)院。龍井茶得名于龍井。
2.雀舌:茶名。因形狀小巧似雀舌而得名,其香氣極獨特濃郁。以嫩芽焙制的上等茶。比較有名的有蒙山雀舌、巴山雀舌、峨眉山雀舌、武夷雀舌、貴州雀舌(湄潭翠芽)、蒲江雀舌、金壇雀舌、浙江雀舌。
3.竹爐湯沸竹爐: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著的火爐。是一種燒炭的小火爐,外殼用竹子編成,爐芯用泥,中間有鐵柵,隔為上下。⑵湯沸:熱水沸騰。出自《寒夜》,是南宋詩人杜耒(lěi)創(chuàng)作的一首七言絕句。
《聽琴》
亂云飛渡秋風(fēng)涼,月朗星淡照西窗。
把酒持螯欲尋醉,愛女撫箏琴悠揚(yáng)。
停箸移樽多愜意,高山流水諳宮商。
且把煩憂拋天外,平沙落雁正繞梁。
注:1.把酒持螯:螯(áo):意思是手持蟹螯飲酒,古人視之為人生一大樂事。 出自《晉書·畢卓傳》:“卓嘗謂人曰:‘得酒滿數(shù)百斛船,四時甘味置兩頭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一生矣?!?/span>
2.箸(zhù):筷子。一種生在南海岸邊沙中的竹子。古同“著”
3.移樽:樽(zūn),古代的盛酒器具。移樽:端著酒杯喝酒。出自北周庾信 《周祀宗廟歌》:“受釐徹俎,飲福移樽?!?
6.高山流水、平沙落雁:古琴曲。
《萬法歸一》
一醉一醒一境界,一風(fēng)一雨一重天。
一朝一夕一場夢,一圓一缺一縷煙。
一苦一甜一百味,一喜一怒一哀憐。
一春一秋一幕謝,一生一世一笑談。
注:萬法歸一:一法,指真如自性;一切法,指真如自性所顯的事事物物。兩種含融無礙。正像種種黃金所造的飾物是一切法,但各種飾物全部都是黃金,無二無別,即是一法。自機(jī)能顯萬法,萬法不離自性。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又返妄歸真,即萬法歸一。從真起妄,即一為萬法。修念佛法門的人,到念空妄息,心不散亂時,恰是“萬法歸一”。
《蛛網(wǎng)》
銀絲連綿結(jié)天網(wǎng),經(jīng)緯萬端循舊章。
寂寞蜘蛛茹寒露,斜掛羅盤映朝陽。
《羞答答》
林下采山竹,偶遇俏村姑。
笑問可適人,嬌聲怨阿叔。
注:適人:謂女子出嫁。出自《儀禮·喪服》:“﹝小功﹞大夫之妾為庶子適人者。” 鄭玄 注:“君之庶子,女子子也。庶女子子在室大功,其嫁于大夫亦大功。”
《恍然一夢》
煙雨蒙蒙憶江南,夢斷天涯夜無眠。
掬起一抔相思淚,淡墨暈染蓮葉殘。
舉目遙望北斗在,冰輪高掛缺半圓。
韶華如駛空遺恨,白發(fā)青衫鬢如鹽。
注:1.韶華如駛:韶華,美好的時光,常指春光。比喻美好的春光如馬飛逝而過。出自明·無名氏《紅葉記·御溝得葉》:“玉輦何年來帝子,更淹淹蹉跎歲時??催^眼韶華如駛,長日伴飛絮游絲?!?/span>
2.白發(fā)青衫:青衫,無功名者的服飾。謂年老而功名未就。出自宋·趙令畤《侯鯖錄》第七卷:“……作詩曰:‘白發(fā)青衫晚得官,瓊林頓覺酒腸寬,平康夜過無人問,留得宮花醒后看?!?/span>
《農(nóng)家樂》
雞鳴犬吠籬笆墻,茅屋草舍柿子黃。
葡萄架下無稀客,呼鄰喚友話家常。
《雨中即景》
雨落飛珠濺紅泥,風(fēng)摧花瓣折嫩枝。
青荷高張瀉碎玉,翠鳥抖擻七彩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