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返回 |
- 網(wǎng)站首頁
- / 文化園地
- / 藍(lán)海文苑
- / 《天涯遠(yuǎn)》 詩10首 作者:張峰
《天涯遠(yuǎn)》
翹首企足眼欲穿,雞犬桑麻杳如煙。
白云孤飛天涯外,相思飛渡萬重山。
注:既來之則安之,海南幾年,遇到了不少的好領(lǐng)導(dǎo)好朋友,劉長瑜、李振業(yè)、李長征、彭修益、范明俊、慕立功、楊謙、李偉、張玉成、王德海、韓冬梅、李獻(xiàn)軍、韓業(yè)禮、張文健、潘觀深、孔慶顯、方中,海漁的陶金海、王雄,馬井基地的陳金培、許誠、何雄贊時常為我點(diǎn)贊,還有北京的鄭一鵬、彭程,一點(diǎn)支持與鼓勵,一些安慰與溫暖,讓我始終難忘。
《踏春》
草長鶯飛花正香,桃蹊柳陌沐春光。
半妝美人叢中笑,撩云撥雨少年狂。
注:1.桃蹊柳陌:指春景艷麗的地方。亦作“ 桃蹊柳曲 ”。出自唐· 劉禹錫 《蹋歌詞》之二:“桃蹊柳陌好經(jīng)過,鐙下妝成月下歌。”
2.半妝美人:出處應(yīng)是《南史·后妃傳》記載的“徐妃半面妝”的故事:“妃以帝眇一目,每知帝將至,必為半面妝以俟,帝見則大怒而出?!?梁元帝是獨(dú)眼,一次臨幸時,徐妃只作“半面妝”(半面梳妝,半面未妝),元帝知道她有意嘲笑自己,盛怒之下,拂袖而去,一連幾年不再理睬徐氏。李商隱《南朝》詩有“休夸此地分天下,只得徐妃半面妝”之句,后世以“妝半”來稱贊其美貌。
3.撩云撥雨指人調(diào)弄風(fēng)情?!境鎏帯浚好?/span>·徐復(fù)祚《投梭記·折齒》:“只虧你撩云撥雨不胡顏,我自有偷香手段,竊玉機(jī)關(guān)。”
《云水禪心》
洞簫幽幽低聲迴,小窗橫幅一枝梅。
蘭芽慢煮半弦月,悟道庵門颮云飛。
注:颮云 :颮(biāo)。 蓬亂的呈淺灰色的滾動云,位于行進(jìn)中的雷暴的烏云的下方。
《山野間》
月侵松林照青苔,無名野花自顧開。
飛鼠展翼懸空躍,山風(fēng)挾雨蕩塵埃。
《賀戰(zhàn)友李新明畫作獲獎》
李白桃紅馥郁香,新硎初試露鋒芒。
明月清風(fēng)誰憔悴,高情遠(yuǎn)致歧路長。
注:硎(xíng):磨刀石:“刀刃若新發(fā)于~”。出自《莊子·養(yǎng)生主》。
《莫回首》
朝花夕拾恍若夢,荊棘載途總無常。
一曲離殤千秋醉,前塵往事盡黃粱。
《蕓窗》
玉骨冰肌羊脂白,金盞銀臺淡香來。
云窗月帳竹影動,至人無夢讀滄海。
注:1.云窗月帳:指華美幽靜的居處。出自明·高啟《夜聞吳女誦經(jīng)》詩:“云窗月帳散花多,閑讀金經(jīng)夜若何!”
2.至人無夢:至人:指思想道德等方面達(dá)到最高境界的人。品德高尚的人,不會做想入非非的夢。出自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五十九回:“自古至人無夢,夢境忽來,未必?zé)o兆。”
《國色香》
高山流水浴霞光,鐘靈毓秀國色香。
環(huán)肥燕瘦多嬌艷,巾幗須眉當(dāng)自強(qiáng)。
《冥想》
月白風(fēng)清夜來香,曇花一現(xiàn)孤自芳。
不覺鐘鳴漏將盡,人生如寄落葉黃。
《山叟》
昂霄聳壑仞千丈,枯藤老樹嵐霧濃。
劚山覓玉癡人在,恢胎曠蕩滿眼空。
注:1.劚山覓玉:劚(zhú)。比喻深入推究,求得事物真諦。出自明·呂坤《答孫冢宰立亭論格物第二書》:“如披沙揀金,劚山覓玉,不格到十分真處,怎知到十分至處?”
2.恢胎曠蕩:胎:廣大的樣子。形容寬闊廣大,空曠無物。出自《后漢書·馬融傳》:"徒觀其坰場區(qū)宇,恢胎曠蕩。"